免費咨詢熱線
13652478534LEXAN? PC EXL4419-739 是沙伯基礎(SABIC)推出的9%-10% 玻纖增強硅氧烷共聚物型聚碳酸酯樹脂,以 “-45℃超韌耐寒 + 玻纖強化剛性 + 易加工” 為核心標簽,屬于注塑級改性工程材料。其通過硅氧烷共聚物結構突破低溫性能瓶頸,疊加玻璃纖維精準增強,在 300℃/1.2kg 條件下熔體體積流率達 10.0cm3/10min,熱變形溫度提升至 141℃,兼顧極端環境適應性與精密成型效率,廣泛服務于汽車工業、電子電器等對低溫韌性與結構強度有雙重需求的制造領域。
9%-10% 玻璃纖維的添加實現剛性躍升,同時保留硅氧烷共聚物的超韌特性,形成 “剛柔并濟” 的核心優勢。拉伸模量按 ASTM 標準達 13300MPa,遠超普通 PC 材料(約 2300MPa),彎曲強度達 96.5MPa,彎曲模量 2340MPa,足以支撐汽車結構件、電子設備框架等承重需求。韌性表現尤為突出,在 - 30℃低溫環境下,懸臂梁缺口沖擊強度仍達 280J/m,-45℃至 120℃寬溫域內無脆性斷裂風險,能抵御寒冷地區戶外設備的沖擊與振動載荷,配合 253MPa 的屈服抗張強度,完全適配高低溫交替的復雜工況。
耐低溫性能是其核心競爭力,通過硅氧烷共聚物結構設計,在 - 45℃極端低溫下仍保持良好延展性,解決了傳統玻纖增強材料低溫易脆裂的痛點,適配北方寒冷地區戶外設備與汽車外飾需求。熱穩定性經玻纖增強后顯著提升,0.45MPa 載荷下熱變形溫度達 141℃,維卡軟化溫度 148℃,能適應汽車引擎艙周邊、電子設備內部的中高溫散熱環境,長期使用溫度范圍覆蓋 - 45℃至 120℃,溫度波動時性能衰減微弱。
中等流動性與內置脫模劑形成加工核心競爭力,熔體體積流率 10.0cm3/10min,可順暢填充薄壁、窄縫等復雜模具結構,3.2mm 厚度下成型收縮率僅 0.5%,縱橫向收縮差異極小,保障批量生產的尺寸一致性。得益于硅酮成分與脫模助劑的協同作用,加工時模具沉積物極少,注射壓力可控制在 6-14MPa,成型周期較普通玻纖增強 PC 縮短,且支持注塑、擠出、吹塑等多種加工方式,常規設備即可生產,無需特殊改裝。
物理穩定性優異,密度 1.25g/cm3(ISO 1183),23℃飽和吸水率僅 0.12%,潮濕環境下不易水解,玻纖增強后熱膨脹系數顯著降低,溫度波動時不易發生翹曲變形,保障精密部件裝配精度。光學性能靈活適配,提供透明、半透明及不透明彩色品級,透明品級透光性可媲美玻璃,適配燈罩、鏡片等需透光的結構件;電氣絕緣性可靠,體積電阻率達 1.0×101?Ω?cm,介電系數 3.0-3.2,滿足電子部件的絕緣防護需求。此外,材料符合 RoHS 合規要求,部分品級通過 AMECA 批準及食品接觸許可,適配環保與安全敏感場景。
汽車領域是其核心應用場景,外飾方面,北方地區車輛的燈罩、后視鏡外殼采用該材料,-45℃超韌特性避免冬季脆裂,141℃熱變形溫度耐受引擎艙傳導熱量,透明品級還能保障燈光穿透性;內飾的儀表盤骨架、安全氣囊蓋板依托玻纖增強的高剛性支撐內部元件,同時低溫韌性應對寒冷地區車內溫度波動,減少振動異響。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包接線盒、充電口部件也選用該材料,剛性與耐寒性結合,保障極端環境下的結構安全。
消費電子領域中,戶外礦燈電池殼、低溫環境傳感器外殼采用該材料,-40℃以上的耐低溫沖擊性適配野外作業場景,玻纖增強的抗變形能力延長設備使用壽命;絕緣接插件、線圈框架則利用高絕緣性與尺寸穩定性,確保電流傳輸安全與部件裝配精度。家用電器的電飯煲內膽支架、洗衣機控制模塊外殼選用該材料,141℃熱變形溫度適應設備運行高溫,耐化學性抵御清潔劑侵蝕,同時易加工特性提升生產效率。
工業領域的低溫冷庫機械操作面板、戶外安全鏡片采用該材料,極端低溫下仍能保持結構完整與操作靈活性,透明品級的高透光性保障觀察清晰度;機械外殼、設備支架依托玻纖增強的高彎曲強度,抵御工業環境中的碰撞與負載。運動休閑用品中,潛水鏡鏡架、滑雪頭盔部件利用其耐低溫沖擊與輕量化特性,為極限運動提供安全防護,同時多種顏色品級適配外觀設計需求。
通用制品中的電動工具握把、戶外設備外殼選用該材料,高抗沖擊性減少使用中的意外損壞,耐候性適配戶外日曬雨淋環境;醫療領域的低溫儲存箱配件采用該材料,-45℃低溫性能適配樣本冷鏈運輸需求,部分藥用許可品級可接觸醫療耗材,化學穩定性滿足消毒流程要求。
加工前干燥處理是關鍵,需在 110-120℃下干燥 4-5 小時,確保水分含量低于 0.02%,避免高溫加工時產生銀絲、氣泡等缺陷,同時防止玻纖與樹脂界面結合不良影響強度。設備推薦使用帶止逆環的漸變壓縮型螺桿,料筒溫度分段設置:后部 240-280℃、中部 270-300℃、前部 270-300℃,射嘴溫度 270-300℃,避免超過 310℃導致材料降解或硅氧烷成分失效。
注塑壓力根據制品復雜度調整,常規部件控制在 80-120MPa,薄壁復雜件可提升至 150MPa,配合 30-120rpm 螺桿轉速與 0-10MPa 背壓,實現均勻塑化。成型后建議進行 110-135℃熱處理消除內應力,防止開裂,模具溫度控制在 80-120℃,復雜制品取上限以保障充模完整。此外,加工時需注意玻纖對設備的磨損,建議選用硬化處理的螺桿與料筒,再生料使用比例控制在 20% 以內,并確保充分干燥。
版權所有?東莞市偉才塑膠原料有限公司.保留一切權利. 備案號:粵ICP備2021046921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