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費咨詢熱線
13652478534在工業制造領域,玻纖增強 PEI(聚醚酰亞胺)以其卓越的耐高溫、高強度及良好的尺寸穩定性,成為眾多高精度、高性能零件的理想選材。然而,在對玻纖 PEI 零件進行鉆孔加工時,易出現開裂現象,嚴重影響零件質量與加工效率。這一問題主要源于玻纖 PEI 材料本身特性以及鉆孔過程中的工藝參數不當。通過對進給量與刀具角度的精準優化,能夠有效攻克這一難題。
玻纖 PEI 是由 PEI 樹脂與玻璃纖維復合而成。玻璃纖維具有高硬度、高強度特點,在材料中起到增強骨架作用,顯著提升了 PEI 的機械性能。但正是這些特性,使得鉆孔加工難度大增。玻璃纖維硬度高,對刀具磨損劇烈,且在鉆孔時易產生玻纖拉扯現象;而 PEI 樹脂在高溫下雖具有良好流動性,但在鉆孔的瞬間高溫與機械應力作用下,易發生局部應力集中,當應力超過材料承受極限時,零件便會開裂 。例如,在對玻纖含量為 30% 的 PEI 零件鉆孔時,若工藝參數不合理,開裂概率會明顯增加。
進給量指鉆頭每轉一圈沿軸線方向移動的距離。當進給量過大時,鉆頭對材料的切削力瞬間增大,玻纖 PEI 零件內部產生的應力無法及時消散,極易引發開裂。同時,過大的進給量會使切削熱急劇增加,導致 PEI 樹脂局部軟化,進一步削弱材料對玻璃纖維的握持力,加劇玻纖的拉扯與零件開裂風險。相反,進給量過小,則鉆孔效率低下,且可能因切削不連續,同樣對零件造成損傷 。
參考材料特性與鉆頭規格:對于玻纖 PEI 零件,一般來說,當使用直徑較小的鉆頭(如小于 3mm)時,進給量應控制在 0.05 - 0.1mm/r;若鉆頭直徑在 3 - 6mm,進給量可適當提高至 0.1 - 0.2mm/r 。同時,玻纖含量越高,材料硬度越大,進給量需相應減小。例如,玻纖含量為 40% 的 PEI 零件,其進給量應比 30% 玻纖含量的零件降低約 20% 。
試切與數據分析:在正式批量加工前,先進行試切。選取若干相同規格的玻纖 PEI 零件,設置不同的進給量進行鉆孔,記錄每個零件的鉆孔效果,包括是否開裂、孔壁質量等。通過對試切數據的分析,繪制進給量與鉆孔質量關系曲線,從而確定該批次零件加工的最佳進給量 。例如,經試切發現,在某特定工況下,進給量為 0.15mm/r 時,零件鉆孔質量最佳,無開裂現象且孔壁光滑。
刀具角度直接影響切削力的分布與大小。對于玻纖 PEI 鉆孔,主要涉及鉆頭的頂角、后角和橫刃斜角。頂角決定了鉆頭切削刃的形狀與受力情況,較小的頂角可使切削力更集中在切削刃上,有利于切斷玻纖,但頂角過小會導致鉆頭強度下降;后角可減少鉆頭后刀面與已加工孔壁的摩擦,若后角過小,摩擦加劇,產生大量熱量,易使零件開裂,后角過大則會削弱鉆頭切削刃強度;橫刃斜角影響橫刃的長度與受力,合適的橫刃斜角能減小軸向力,降低零件內部應力 。
頂角優化:針對玻纖 PEI 材料,一般將鉆頭頂角磨至 118° - 130° 較為合適。對于玻纖含量較高、硬度較大的零件,可適當增大頂角至 125° - 130°,以增強鉆頭切削刃強度,更好地應對玻纖的切削阻力。例如,在加工玻纖含量高達 50% 的 PEI 零件時,將頂角設為 128°,有效降低了鉆頭磨損與零件開裂概率 。
后角優化:后角通常設置在 8° - 12°。在實際加工中,若發現孔壁有明顯劃痕或零件易開裂,可適當增大后角至 10° - 12°,以減少摩擦熱產生。但需注意,增大后角后要密切觀察鉆頭切削刃的磨損情況,防止因強度不足導致鉆頭損壞 。
橫刃斜角優化:橫刃斜角一般控制在 50° - 55°。通過合理修磨橫刃,減小橫刃長度,可有效降低軸向力,減少零件內部應力集中。例如,采用先進的橫刃修磨工藝,將橫刃長度縮短 1/3,在鉆孔時零件開裂現象明顯減少 。
通過對進給量與刀具角度的精準優化,并結合玻纖 PEI 材料特性進行綜合考量,能夠顯著降低零件鉆孔開裂風險,提高鉆孔質量與加工效率。在實際生產中,還需不斷總結經驗,根據具體加工情況靈活調整工藝參數,以實現玻纖 PEI 零件鉆孔加工的最優化 。
版權所有?東莞市偉才塑膠原料有限公司.保留一切權利. 備案號:粵ICP備2021046921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