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費咨詢熱線
13652478534LCP 材料即液晶聚合物,在模壓成型玻纖增強 LCP 材料時脫模困難,可從模具設計、成型工藝、脫模劑選擇等方面著手解決。下面偉才塑膠將為你詳細闡述相應策略。
脫模斜度調整
適當增加模具的脫模斜度,對于玻纖增強 LCP 材料,脫模斜度建議不小于 0.5° - 1°。例如,原本脫模斜度為 0.3°,可逐步增加到 0.8°,觀察脫模效果的改善情況。更大的脫模斜度可以減少塑件與模具型腔壁之間的摩擦力,使得塑件更容易從模具中脫出。
表面粗糙度降低
對模具型腔表面進行拋光處理,將表面粗糙度降低至 Ra0.05 - 0.1μm。通過使用高精度的拋光設備和精細的拋光工藝,使模具表面更加光滑。例如,采用金剛石研磨膏進行拋光,能有效降低塑件與模具表面的粘附力,利于脫模。
脫模機構改進
優化頂出系統,增加頂出面積或合理分布頂出點。比如,對于大型塑件,可以在塑件底部均勻布置多個頂針,或者采用面積較大的推板頂出方式。這樣可以使塑件在脫模過程中受力更加均勻,避免因局部受力過大而導致脫模困難或塑件損壞。
溫度控制
模具溫度:適當提高模具溫度,對于玻纖增強 LCP 材料,模具溫度可控制在 150 - 200°C 之間。例如,若原本模具溫度為 120°C,逐步升高到 170°C,觀察脫模情況。較高的模具溫度有助于 LCP 材料在成型過程中更好地流動和填充模具型腔,同時在脫模時,能使塑件保持一定的柔韌性,減少因脆性導致的脫模困難。
料筒溫度:精確控制料筒溫度,確保 LCP 材料在最佳的熔融狀態下進行成型。玻纖增強 LCP 材料的料筒溫度一般在 350 - 400°C 之間。例如,通過調整料筒各段的加熱功率,使材料在料筒內均勻熔融,避免因溫度過高或過低導致材料流動性不佳,影響脫模。
壓力和時間調整
保壓壓力:適當降低保壓壓力,在保證塑件尺寸精度和外觀質量的前提下,逐步減小保壓壓力。例如,若原本保壓壓力為 80MPa,可嘗試降低到 60MPa,觀察脫模效果。過高的保壓壓力會使塑件在模具內受到較大的擠壓力,增加脫模難度。
保壓時間:縮短保壓時間,通過試驗確定合適的保壓時間,避免塑件在模具內過度受壓。例如,原本保壓時間為 15s,可嘗試縮短到 10s,減少塑件與模具的粘附時間,有利于脫模。
冷卻時間:確保足夠的冷卻時間,使塑件充分冷卻定型。根據塑件的厚度和尺寸,合理延長冷卻時間。例如,對于厚度為 3mm 的塑件,冷卻時間可從 10s 延長到 15s,使塑件在脫模時具有足夠的強度,不易變形或損壞。
脫模劑選擇
選用專門針對玻纖增強 LCP 材料的脫模劑,如含氟類脫模劑。這類脫模劑具有極低的表面張力,能夠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層均勻的隔離膜,有效降低塑件與模具之間的粘附力。例如,[具體品牌] 的含氟脫模劑,在玻纖增強 LCP 材料模壓成型中表現出良好的脫模效果。
脫模劑使用方法
正確涂抹脫模劑,采用噴霧或刷涂的方式,確保脫模劑均勻覆蓋模具型腔表面。在每次生產前,對模具進行清潔后,均勻地涂抹脫模劑。注意涂抹量不宜過多,以免影響塑件的外觀質量或在模具表面形成積垢。例如,使用噴霧罐將脫模劑均勻地噴在模具型腔表面,然后用干凈的布輕輕擦拭,使其形成一層薄薄的均勻膜。
玻纖含量調整
在滿足塑件性能要求的前提下,適當降低玻纖含量。玻纖含量過高會增加材料的硬度和剛性,導致脫模困難。例如,若原本玻纖含量為 40%,可嘗試降低到 35%,觀察脫模情況的改善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玻纖含量的降低可能會對塑件的某些性能產生一定影響,因此需要進行充分的性能測試。
材料干燥處理
確保 LCP 材料在成型前充分干燥,LCP 材料具有一定的吸濕性,水分的存在會影響材料的成型性能和脫模效果。將材料在 120 - 150°C 的烘箱中干燥 4 - 6 小時,然后立即進行成型加工。例如,使用干燥箱對材料進行干燥處理,嚴格控制干燥溫度和時間,保證材料的含水率在 0.05% 以下,以提高材料的流動性和脫模性能。
版權所有?東莞市偉才塑膠原料有限公司.保留一切權利. 備案號:粵ICP備2021046921號